電動機車界新黑馬銳聚動能 米蘭展探路2018 年 12 月 12 日最新消息 電動機車市場在Gogoro結盟山葉,以及光陽機車二大勢力下,小廠還有多少生存空間,新進者又有什麼機會?這個問題由銳聚動能總經理李岳翰來回答,他給的答案讓以為市場大勢已經底定的人有了全新的想法,並燃起新的希望,也使懷抱著技術與理想的有志之士更大的奮進勇氣。 銳聚動能今年3月成立,正在電動機車市場披荊斬棘、開路前進。作為市場初升段的後進者,李岳翰對未來充滿信心,公司目前已完成電動機車輪轂馬達、驅動器及車輛控制單元VCU的設計及量產準備,電池及充電椿也準備就緒,並整合友達提供顯示面板及漢穎鋰三元電池技術。 中國的電動機車市場全球最大,經驗也最成熟,李岳翰認為,台灣在高階產品具有優勢,也是銳聚動能應走的方向。因此關鍵組件均採最高規設計,以VCU而言,具有導航、車主身份辨識、充電付款及警報等感測功能,若在國內銷售,定價至少10萬元起跳。初期將交貨給集團內品叡綠能組成成車,今年在米蘭展展出。 台灣20多年前就有電動機車零星上路,但去年才見快速起步,相較中國已全面普及,算是起步中的全新市場,因此一開始很難論斷誰是最後贏家。市場初期由少數大廠及先進者盤據,因普及率尚低,未來銷售數字的「量變」以及產品世代交替的「質變」,市場均屏息注目。台灣市場普遍認同換電優於充電,但不同客群對於車型及速度等的要求也不同,李岳翰剖析市場二大品牌及其市場策略,認為現有市場板塊絕非難以撼動。 銳聚開發高規格組件,以外銷為先,李岳翰對於開發很燒錢早有心裡準備,他估計2年內至少要砸下7,000萬元。所幸,該公司得到越南精密的強力支持,越南精密是汽車零件老廠,也是全球三大知名重型機車廠的車身及骨架供應商;據了解,該公司為20年前第一批南向發展的台商,在越南落地生根,投資銳聚動能等同於另類鮭魚返鄉,也是銳聚的主要支撐。